私有云应该明确“价值主张”

云计算
在谈到私有云范畴时,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Kevin J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artner观察到成熟市场的私有云的成功案例,企业往往构建一个以自动化和虚拟化为主的私有云,完成对业务转型的支撑。

当前,尽管贸易紧张局势悬而未决,但大型企业仍坚持对新技术进行投资以支持数字化业务转型。与去年相比,2019年的投资更加理性且“走出去”战略有所降温。

在此趋势影响下,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开始将重点放在通过本土可持续创新能力来构建业务,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云、机器人和半导体领域。据此,Gartner制定出2019年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研究分析了20种技术的影响、采用模式和成熟度。

[[276547]]

在谈到私有云范畴时,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Kevin J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artner观察到成熟市场的私有云的成功案例,企业往往构建一个以自动化和虚拟化为主的私有云,完成对业务转型的支撑。而构建类公有云的私有云往往因为过高的技术门槛、昂贵的后期投入而导致失败。另外,私有云的使用并不妨碍企业大规模地投入公有云的使用。

季新苏指出,从基础设施角度来讲,采用私有云建设会慢慢趋近于理性,企业CIO们开始认识到公有云的重要性。但整体在中国对于公有云的落地使用程度,距离成熟市场的领先企业至少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OpenStack不代表私有云,而是类公有云的框架。”早在2016年,Gartner就预测,OpenStack落地情况需要仔细审视。从全球市场来看,即使是已经部署了较大规模的OpenStack私有云的国际巨头,目前也在考虑向公有云转型。“我们看到,国内的企业想做类公有云的私有云,其实这个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是做基于虚拟化+自动化的私有云,这相对容易落地很多。”

在季新苏看来,私有云之所以失败关键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比较常见。

其一,最主要原因是IT传统运维模式转型问题。基于原有的IT交付模式,机器安装到位需要三四周,中间包含有需求调研、机器采购、机器安装配置等。而现在用了云之后,其要用代码在三个小时内要把机器部署出来。运维从原来基于一个一个“技术栈”的角度,变成打通整个流程,用软件的方式交付全栈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能力。这种以小时计的模式,对于运维效率提升要求非常高。

其二,计费模式。过去项目经理倾向于“囤”机器,项目结束后,机器也不回收,以防止后续新项目的机器资源不足。即使采用私有云,项目经理短时间也不会改变这种习惯。这就导致如果没有好的计费模式,资源池经常是匮乏的,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硬件,而且已有资源使用效率很低。

对此,Gartner的建议是,一方面,默认所有的申请资源都是有时效的,申请时效最多一年。在快到时效之前,责任人应该申请延长一年。如果没有,系统会发通知提醒责任人,在时效到期后一个月,冻结资源对应的账号。如果没有恢复的需求,就再过三个月,备份该资源并终止机器。再过半年,删除资源、删除备份,并在业务部门公布。另一方面,按项目、按项目经理,把他使用的资源和对应的项目做一个排序,和“囤资源”最多的人沟通使用机器的理由。“这需要建立新的治理流程才能管好私有云。”

私有云要做什么?季新苏指出,无论是私有云还是未来的公有云都需要这四个核心能力:标准化、虚拟化、自动化和指标化。

在季新苏看来,最核心的是标准化,最难的也是标准化。Gartner数据显示,建私有云占整体拥有成本的36%,业务应用“云迁移”占64%。这意味着业务上云的成本,要比新建设私有云还要高。很多时候是因为前期没有做好标准化,才导致需要付出这样的成本代价。

季新苏认为,虚拟化不仅仅是虚拟化,是要“池”化,即尽可能地打通。“云价值的体现依赖规模效应,开发环境是不是可以建一个池、生产环境是不是建一个池,池里面的系统资源其实是可以与应用解耦。应用如果需要大规模吞吐,就加更多资源进去;如果工作量降低不需要那么多资源了,应该可以释放资源。有一个指标可以看虚拟化或池化做得好不好,即CPU使用率是否能超过50%。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大部分私有云或者传统的数据中心,CPU使用率很低,多半在15%以下。”

自动化是云计算比较关注的能力,往往各个企业在建设私有云与使用公有云的过程中比较重点建设这方面能力。

“如何展现价值、如何不断持续提高能力,这都要靠指标化。”季新苏表示,企业要为现在的交付能力建立一个基线,是否能不断提升这个基线。如果能做好,那么在公有云和私有云其实是无缝的,当然这很难。

此外,季新苏指出,治理模式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私有云的治理模式,是按照职能来区分团队的。“微服务”、DevOps、PaaS、IaaS的团队之间没有太多协作,只构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交付。“是否和别人有重叠、是否能和别人兼容,都不是他们关心的范畴。最后,往往形成一个个技术的孤岛。”

对此,季新苏建议需要给构建私有云目标提供一个价值主张。这个价值主张不是来自于IT,而是来自于因为迁移了应用系统、实现什么样的业务价值。“架构团队要介入,看如何在云上提供价值,最终实现技术、流程优化和能力提升。”

“技术研究IaaS、PaaS、SaaS,以IaaS和PaaS为主,构建技术以保证技术连续性;

“流程优化要研究DevOps、CI/CD如何做,构建平台工具层PaaS上才能保证交付工具统一,开发测试能比较好衔接;

“组织设计与能力提升,系统架构要和组织匹配,组织和能力培训是成功的保证,并补足能力短板。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C114通信网
相关推荐

2013-09-27 17:10:07

教育信息化华为

2011-12-08 10:10:57

私有云

2017-12-26 10:03:55

公有云私有云云灾备

2019-10-15 14:53:54

戴尔

2016-02-17 14:47:21

云计算私有云

2017-06-30 14:16:25

私有云价值云平台

2011-06-20 08:47:05

云计算私有云虚拟化

2011-06-21 19:30:26

云计算私有云Gartner

2023-01-10 08:05:10

私有云监理平台

2012-07-31 16:34:46

私有云公有云

2012-04-10 14:31:37

金万维云联云计算

2012-05-11 09:53:32

Interop云计算hypervisor

2011-11-02 09:36:51

私有云云计算

2018-03-30 10:31:59

私有云公有云云计算

2013-05-30 09:55:10

CA Technolo

2011-09-30 09:14:29

云计算

2011-09-29 09:56:07

云计算IaaSPaaS

2012-06-07 09:19:24

企业私有云

2017-05-27 16:21:58

私有云虚拟私有云混合云

2017-11-07 06:28:11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